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甘肃十一选五开奖公告 > 新闻动态 > 上海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-儿科医生张世彪: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抽动症?_症状_小动作_清嗓子

上海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-儿科医生张世彪: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抽动症?_症状_小动作_清嗓子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3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孩子突然频繁眨眼、耸肩,或不受控制地发出怪声,这些看似调皮的行为,可能是抽动症发出的求救信号。作为家长,及时识别抽动症的早期表现,对于孩子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。那么,究竟该怎么判断孩子有没有抽动症呢?

抽动症的核心症状不自主的 “小动作” 与 “怪声音”

抽动症的典型症状是不自主、突发、快速、重复、无节律的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。运动性抽动最常见的表现为频繁眨眼,孩子眨眼的频率远超正常状态,可能每分钟眨眼数十次,甚至眼睛一直处于频繁开合的状态;有些孩子会出现歪嘴、咧嘴的情况,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地向一侧歪斜或做出夸张的嘴部动作;耸肩也是常见症状,肩膀不自觉地向上抬起,有时还会伴有手臂的轻微晃动;头部不自主地扭动,比如突然向一侧转头,或者点头、摇头,频率较高且难以自控。

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清嗓子,孩子会频繁发出 “吭吭” 的声音,就像喉咙里有异物一样;有的孩子会发出类似吸鼻子的声音,即使鼻腔没有堵塞,也会不停吸气;还有些孩子会突然发出类似犬吠的怪声,或者不自觉地尖叫,这些声音往往会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。

这些症状会在短时间内频繁出现,并且会反复发作,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出现同样的抽动行为,即便提醒孩子控制,也难以长时间抑制。同时,症状会在紧张、焦虑、疲劳等情况下加重,比如孩子在考试前、面对陌生人时,抽动的频率和幅度都会明显增加;而在放松状态,如睡觉、专注玩耍时,症状可能会减轻甚至消失。

展开剩余62%

抽动症的发展特点症状多变且易被误解

抽动症的症状具有多变性,在病程早期,症状通常较轻,可能仅仅表现为偶尔的眨眼或清嗓子,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孩子养成的坏习惯,比如孩子只是好奇模仿他人而出现的短暂行为。随着病情发展,症状会逐渐多样化,从单一的某个部位抽动,发展到多个部位同时出现抽动,比如从单纯的眨眼,发展到眨眼的同时伴有耸肩、歪嘴等动作;发声性抽动也可能从简单的清嗓子,发展为多种怪声混合。

由于抽动症症状与其他行为问题相似,极易造成误诊。例如,孩子频繁眨眼可能被诊断为结膜炎,但使用眼药水后症状却没有改善;清嗓子的行为可能被当作呼吸道感染,服用消炎药后依然无法缓解。而且,孩子可能会因为这些不自主的行为,受到周围人的误解,被认为是调皮捣蛋、故意捣乱,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造成极大的伤害,导致孩子产生自卑、焦虑等负面情绪。

专业诊断:科学评估不可少

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可疑症状,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的儿科、精神科或神经内科就诊。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孩子的症状表现,包括抽动开始的时间、具体的动作和声音、发作频率、是否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等;还会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史、家族病史,因为抽动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,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,孩子患病的风险会相对增加。

随后,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,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,比如眼部疾病引起的频繁眨眼、呼吸道疾病导致的清嗓子等。此外,还可能借助心理评估量表,对孩子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,因为抽动症常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、强迫症等共病,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孩子的治疗和康复。

与其他疾病的区分精准判断是关键

除了与普通行为习惯、眼部和呼吸道疾病相混淆外,抽动症还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区分。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和冲动行为,虽然也可能出现一些肢体小动作,但这些动作是随意的、杂乱无章的,与抽动症不自主、刻板的抽动有明显区别。儿童舞蹈症会出现快速、不规则、无目的的舞蹈样动作,动作幅度较大且变化多端,与抽动症相对固定的抽动症状不同。

抽动症是一种需要家长高度关注的神经精神疾病,及时识别孩子的异常症状,通过专业诊断明确病情,才能为孩子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。如果在生活中发现孩子出现可疑症状,不要盲目指责孩子,也不要心存侥幸,应尽快就医。后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,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也至关重要,只有多方配合,才能帮助孩子早日摆脱抽动症的困扰。

发布于:上海市